诗歌中“赋比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诗歌创作中如何使用,请举例说明
赋、比、兴,前人有详尽的标准说法,今天,我换个说法,从自己的体会来谈它们。
‘赋’,就是‘铺陈’,刻画、描写,这是一切文学创作的基本技法。
‘比’,就是‘比喻’,‘顺手牵羊’一下,先‘赋’他物,借此更鲜明地‘赋’本物。
‘兴’,就是‘铺垫’、‘联想’,放慢‘赋’的节奏,先扫清外围,再‘赋’本事。
‘赋’的作品很多,古诗例子不谈了,谈现在的例子,如儿歌《泥娃娃》就是典型的‘赋’。再举最新鲜的例子。
如《不醉不归》
‘’还是喝一杯吧,
请忍住隐隐的胃痛,
我不是贪杯之人,
谁劝都不行
赋,就是铺陈渲染,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比者,以此物比彼物,即比喻;兴者,先言它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树稍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羊羔羔吃奶眼望着妈,小米饭养活我长大:“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比兴往往连用。
“赋比兴”——
“赋”,直言其事,想说什么就直接说什么。比如:你爱你的妻子,就直接说出来。又如:我们爱我们的祖国,就直接唱“我爱我的祖国”。
“比”,就是比喻,就是打比方,就是“以彼物比此物”。自古以来,最常见的比喻就是用漂亮的花朵比喻美丽的女人,当然也可以用漂亮的花朵比喻贤良的人,不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反过来说,也可以用美丽的女人、贤良的人去比喻漂亮的花朵。就是说可以互相借用来比喻对方。直接明白的比喻可以说“如什么、似什么、象什么”,但暗地里进行的比喻却不需要用这些字眼。比如陈毅元帅的“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则就是一种暗喻了。因为他明里说的是青松,暗里歌颂的却是坚强不屈的共产主义战士。
“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本来想说这件事,但不是直接说这件事,而是先说另外一件事。比如匈牙利那位爱国主义诗人的“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他本来想说的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人民的自由,坚强勇敢的战士可以抛头胪洒热血,但他没有直接先说为了自由如何如何的重要,而是先把作为人的两个重要方面的需求说岀来,然后再说到为了“自由”,这些都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又比如,我们写一首民歌,开头两句写道:“东方升起红太阳,党的光辉照四方”。我们本来想要歌颂党的恩情,但开头不说这个,先说太阳,然后才说到党,我认为这就是所谓“兴”的写法。然后有兴趣的话再加上两句,就成为一首歌颂党的民歌。
粗浅认识,欢迎批评指教?!
20191206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谢邀。
诗歌中“赋比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诗歌创作中如何使用,请举例说明?
“赋比兴”之说从何而来?我们搞清楚起源,就知道了原本的具体含义,再看一些在诗歌中的应用实例。
关于“赋比兴”最早的记载见于《周礼·春官》:
大师……教六诗:曰风,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
这是不是诗的六种形式呢?非也。《毛诗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
故诗有六义焉:风、赋、比、兴、雅、颂。
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三事,是故同称为义。
这里就解释得比较清楚了。《诗经》从内容和音乐的乐调上来划分,分三个门类,就是“风、雅、颂”,是为“《诗》篇之异体”。
这是一个值得该探讨的问题。
中华文化渊源博大。凡是为文史家″爷们"的人都难于把它弄懂、弄明白。
对此,我的见解如下:
其赋应是表达之意。赋之意、赋之状、赋之容。
其比应是借比之意。比之时、比之性、比之史。
其兴应是雅兴之意。兴于神、兴于心、兴于形。
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问题:诗歌中“赋比兴”的具体含义是什么?在诗歌创作中如何使用,请举例说明?
赋、比、兴是后人注释诗经时提出的三种修辞方法。在诗词的创作中,如何使用赋、比、兴最能反映一个诗人的特点。
东汉郑玄解释说:
这种说法是把“赋比兴”和政治、教化相结合,是从政治劝谏的角度来分析。但是也可以用来解释为文学表达上的方法。
三种方法中,赋,区分起来比较明显;比和兴,相对容易混淆。
诗词歌赋的“赋”,是一种文体,例如司马相如的《子虚赋》、南朝鲍照的《芜城赋》,江淹的《别赋》等。
这里说的赋,不是文体,是一种修辞方法。
唐代经学家孔颖达解释郑玄的“赋”云 :
赋就是直接描述,不拐弯抹角,可叙事,可写景,可抒情。例如杜甫的《北征》整首诗都在描述自己一路的所见所思:
北宋时柳永填词,也很善于用赋的方式,例如《雨霖铃》:
古代人写诗作词玩的最溜的三种艺术手段。一通俗点讲,赋就是写歌词,且词句美丽,有意境。比是在诗中打比喻,和现在修辞比喻方式相同,如把少女比鲜花,美人比君孑,松竹喻高洁。兴,开头引子,在现在民歌中也常用。如跑马溜溜的云哟,上河里的鸭子下河里的鹅,一对对毛眼眼望着哥。
“赋比兴”是诗歌创作中的三中艺术表现手法。
赋[fù ]:平铺直叙其人其事。如汉乐府中的“少年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比[bǐ ]:类比,比喻。以彼物比此物。如““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兴[xìng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写的对象。诗经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比兴联用。一般诗歌创作中,都是手法联用,被称为诗家双技笔。
“仙宗十友”在唐朝是一个怎样的文人群落
“仙宗十友”是唐朝以后的古代文人,出于对初盛唐时期的李白、王维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赞美性质的称谓。
“仙宗十友”有:
1、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
2、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
3、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唐朝著名诗人,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其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4、贺知章,字季真,晚年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唐代诗人、书法家。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称“吴中四士”;又与李白、李适之等谓“饮中八仙”。
5、陈子昂,字伯玉,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其诗风骨峥嵘,寓意深远,苍劲有力。
6、司马承祯,字子微,法号道隐,自号白云子,人称白云先生,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因其文学修养极深,得以归入“仙宗十友”。
7、毕构,字隆择,与陈子昂、宋之问、司马承祯等被当时的人称为“方外十友”。可惜所作文章皆已散佚,今无作品传世。
8、宋之问,字延清,名少连,汉族,初唐时期的诗人,其诗以属对精密、音韵协调见长,大多词采绮丽,对仗工整,与沈佺期并称“沈宋”。
“仙宗十友”是活动在初唐盛唐时期的一批杰出文人。他们并非一个紧凑的集体,而是由后人根据自己的标准归纳而成的历时性的群落。总体看来,“仙宗十友"是五代以降的古代文人,出于对活动于初盛唐时期的司马承祯、李白等十位文人群落的追慕而提出的一个称美性质的范畴。
他们前后相继引领了盛唐气象的产生,而作为盛唐气象的预流文人,他们的社会活动,尤其是文学活动又具有不应忽视的历史地位。他们是盛唐时代政治、宗教与文学等意识形态中的活跃要素和谐共处的结果和反映。这一点也许可以为今天的社会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盛唐时期涌现出400多位诗人,但最著名的是仙宗十友。他们是司马承祯、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其中最有名的五个人是李白、王维、孟浩然、司马承祯、贺知章。
他们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同的成就,同时他们之间有一个重要的同向文化符号,那就是道教文化,这在他们的文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在道教文化被热捧的时代,仙宗十友就成为人们追逐崇拜的对象。
“仙宗十友”是一个活动于初盛唐时期具有共同宗教背景的文人群落。他们并没有共同活动过,是后人根据其共同的宗教背景和文学爱好归类而成的,那为什么会出现“仙宗十友”这种说法呢?其实对一定的社会群体进行总体性命名的做法在中国古代是很常见的。可能这些当事人实有交往,也可能是人们由于他们具有相同的品质把他们放到一起的。
比如白居易与胡杲、吉戈、郑据、刘真、卢真、张浑、狄兼谟、卢贞燕集,皆年高不事者,人慕之,绘为“九老图”。大致看来,仙宗十友也是这种性质的一个群体。关于“仙宗十友”成员的说法小有争议,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以《海录碎事》为代表,认为这十个人包括:司马承祯、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之章。第二种见于《益州名画录》。认为这十个人包括:司马承祯、陈子昂、卢藏用、宋之问、高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之章。两种说法的主要分歧点就在王适和高适,其他人并无异议。
高适是盛唐时期出色的文人,又曾经略边事,有军功,尤其以边塞诗歌及事功知名当时。《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传,详言其一生的主要事件,有赴蓟北、客居淇上、举有道科及授封丘尉、送兵蓟北、入河西幕等等。他的事迹中少有与佛道人士交往的记录。除李白外,他与“仙宗十友”中的其他人物没有任何交往的记录。杜甫《赠李白》中提到三人梁宋之游,但他与李杜浪游梁宋也无任何宗教方面的记载。
《金石文字记》卷三中载:“中岳体玄先生潘尊师碣文,王适撰,司马承祯八分书。”这个潘尊师就是司马承祯的老师——高道潘师正。王适为潘师正写过碣文,可见他和当时的道教界是有联系的。这样看来,王适位列“仙宗十友”还是比较合适的。
道教关于神仙的种种描绘,丰富了诗人的想象,扩大了唐诗的艺术境界,形成了盛唐诗歌奇诡壮丽的艺术魅力。道教重朴贵真,反对雕饰的思想使得文人在诗歌创作上追求真情实感,反对付浮艳文风。“仙宗十友”作为一个典型代表,集中反映了初盛唐时期道教对唐诗繁荣的影响。无论宋、元人以十人并称出于何种目的,客观上,从宋子问、陈子昂到贺知章、王维、孟浩然、李白,恰好反映出盛唐诗风的行程过程。
“仙宗十友”是盛唐气象在后人的历史视野中结成的海市蜃楼,是后人因仰慕盛唐气象虚拟而成的文人集团。后人之所以把这十个人放在一起,而是因为他们身上存在一些十分突出的共同特点。首先是结缘道流。这些人或多或少都和道流有联系。“仙宗十友”中枢纽性的关键人物是司马承祯,他是初盛唐时期的上清高道。在“仙宗十友”中,他的社会声望和政治地位最为显赫,也只有他的活动纵贯武朝和玄宗朝而不败。“仙宗十友”的成员大部分都有与司马承祯交往的记录。其次是好尚文学。单就文学史上产生重大影响的来说,就有陈子昂、宋之问、李白、王维、孟浩然、贺知章等重量级人物。
“仙宗十友”中,初唐诗人陈子昂、宋之问在革除诗坛积弊和唐代近体诗的定型化方面分别做出了杰出贡献,在唐诗发展中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而盛唐的李白、王维、孟浩然诸家,更以其丰富多彩的诗歌创作,体现了盛唐诗的繁荣。把他们与司马承祯联系在一起,这个组合既符合司马承祯为代表的茅山派的交游历史,又可以启示我们从唐代的思想文化、文人的生活心态等方面揭示初盛唐诗歌的发展和繁盛。
隔离期间在家正好读了胡孚琛的《丹道法诀十二讲》
神是一个官职如同编制,管理天地人三界,有体系,级别清晰。而关于仙,仙是可以修的,是自由之身,按照境界高低分九品,仙的来源有三个仙丹 、修炼、奇缘。
仙修好了可以进入神职,入不入神职看个人意愿,或者继续修随心。
仙宗的宗,宗是本源,回到来处。 仙宗十友的时代精神里,司马承祯最具代表性,得受上清经法,德位上清派第十二代宗师。
大唐之相自信满满,精满气足神旺,包罗万象,泱泱大气,大无畏,仙的精神里有逆有返的力量,敢于打破,仙宗十友是时代的浓缩,是个表征,仙宗十友每位可入神位一官半职,可入仙位,飘忽无踪,浑然忘我,契入于道的一任天机之中,小看天下,打破小我的执着,参破时空的虚幻,直入宗的本源,悟就在一念之间!
你们第一对追的cp是什么
当然是我的晋嫣啊!从初中的喜欢,到大学的执念,从14到21,我的整个青春,都希望晋嫣在一起,在大四即将离开校园的时候,我最最亲爱的你们,结婚了!成为全世界最有资格站在彼此身边的人!祝福最好的晋嫣永远幸福甜蜜@罗晋 @唐嫣 一辈子
我第一对追的cp应该是杨康和穆念慈,也就是苗侨伟和杨盼盼那一版的cp组合,感觉他俩在一块儿很搭,性格互补,长相也是互补,各个方面感觉都非常非常的协调,虽然说杨康是一个反面人物,但是阿苗演的特别好感觉吧,杨康亦正亦邪的一面都表现的恰到好处,让人很讨厌,但是恨不起来杨盼盼呢,然后把那个穆念慈的痴情的那一面,展现的很自然,表现的淋漓尽致,所以说,感觉他们当时的组合特别特别的般配,当然,现在叫cp了,总的来说,这就是我第一个关注的cp,哈哈哈,可能是老了吧?好多人是不是,都不知道呢😂,再罗嗦几句吧,还有我比较喜欢的CP,组合,然后就是有老一点的由郑少秋和赵雅芝的CP组合,刘松仁,米雪的CP组合,然后还有就是戚玉武和白薇秀他俩的组合,大陆版的就是由朱亚文和沈佳妮组合,或者是陈思成和沈佳妮组合也很搭,虽然陈是渣男,但是感觉他和佳妮性格还是很互补的,遗憾的是两个人也没有走到一起,也许走到一块儿思成就不会成为渣男了吧?哈哈哈哈哈,佟丽娅和朱亚文不要骂我哦😂
谢邀
胡歌和霍建华吧
从《仙剑奇侠传三》开始俩人戏里戏外互动不断,两个人都是“老干部”作风的演员,当时网上好多人都是希望他们在一起的(-。-)!
自从霍建华和林心如结婚后这对CP就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