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点是哪类危险液体
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属于危险液体。
依据GB13690-2009《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闪点不高于93℃的液体属于易燃液体。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所称危险化学品,是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
闪点,是可燃性液体贮存、运输和使用的一个安全指标,同时也是可燃性液体的挥发性指标。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使用某种点火源造成液体汽化而着火的最低温度。
也叫易燃液体,闪点﹤28℃的液体。根据液体闪点,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将易燃、可燃液体分为甲、乙、丙三个类别。闪点<28℃的液体为甲类液体,闪点≥28℃至<60℃的液体为乙类液体,闪点≥60℃的液体为丙类液体。
企业针对风险类别和等级的分类
企业针对的风险类别和等级的分类可以根据具体的业务和行业特点进行调整,但一般可以按照以下常见的分类方式进行:
1. 风险类别:
- 战略风险:与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相关的风险,如市场变化、竞争压力等。
- 经营风险:与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相关的风险,如市场需求波动、供应链问题等。
- 金融风险:与资金管理和金融市场相关的风险,如汇率风险、利率风险等。
- 法律合规风险:与法律法规遵从和合规要求相关的风险,如合同纠纷、知识产权问题等。
- 环境风险: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风险,如环境事故、环境污染等。
2. 风险等级:
- 高风险:具有较大的潜在损失和影响,需要高度关注和管理,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影响。
- 中风险:具有一定的潜在损失和影响,需要适当的管理和控制,可能对企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类风险源二类风险源是什么
1.第一类危险源
能量和危险物质的存在是危害产生的最根本原因,通常把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能源或能量载体)或危险物质称作第一类危险源。
2.第二类危险源
造成约束、限制能量和危险物质措施失控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称作第二类危险源。
第二类危险源主要体现在设备故障或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为失误(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缺陷等方面。
危险源(危险有害因素):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和(或)环境影响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它们的组合。可划分为第一类、第二类两类。
1. 第一类危险源指生产过程中固有的各种能量或有害物质,也就是根源、源头类危害因素。
2.第二类危险源指导致约束、限制能量或有害物质措施(屏障)失效或破坏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四)风险辨识:识别危险有害因素的存在,并确定其分布和特性的过程。
(五)风险评估:运用定性或定量的分析方法对危险有害因素所伴随的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的过程,得出评估结果。
(六)风险分级: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对不同风险按照需要关注程度进行排序的过程。
(七)风险分级管控:按照风险不同级别、所需管控资源、管控能力、管控措施复杂及难易程度等因素而确定不同管控层级的风险管控方式。
(八)事故隐患: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场所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上的缺陷
事故风险类别与风险等级
事故等级:大致可分为五个事故等级。
一、轻微事故,死亡0人,重伤0人,直接经济损失0元,上报县级,企业处理。
二、一般事故,死亡1至2人,重伤1至9人(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直经损100万至900万,上报市级,县级处理。
三、较大事故,死亡3至9人,重伤10至49人,直经损1000万至5000万,上报省级,市级处理。
四、重大事故,死亡10至29人,重伤50至99人,直经损5000万至1亿,上报国务院,省级处理。
五、特别重大事故,死亡30人以上,重伤100人以上,直经损1亿以上,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处理。
危险货物第二类第一项有哪些货物
第二类第1项为:易燃气体本项包括在20℃和101.3 kPa条件下:
1.与空气的混合物按体积分类占13%或更少时可点燃的气体;
2.不论易燃下限如何,与空气混合,燃烧范围的体积分数至少为12%的气体。
风险类别五大类
风险根据其产生的原因分为五大类,即自然风险、社会风险、政治风险、经济风险和技术风险:
1、自然风险:是指由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威胁;
2、社会风险:是指由于个人、组织或团体的不当行为给社会生产、生活造成危害;
3、政治风险:是指在对外贸易过程中,由于政治原因,使得债权人的利益受到损害;
4、经济风险:是指在生产销售过程中,由于市场经济关系、国际贸易条件或是经营者的决策失误,所导致企业利益受到损失;
危险类别怎么分
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危险类别有多种分类方法,下面列举一些常见的分类方法:
1.按物质特性分类
按照危险物质自身特性将危险物质分为易燃易爆、毒害、腐蚀、放射性等四个主要类别,每个类别再细分为不同级别。
2.按产生途径分类
按照危险物质产生途径将危险物质分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危险物质、使用时产生的危险物质、废弃物处理中产生的危险物质等类型。
3.按风险等级分类
按照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程度将危险源分为高、中、低三个风险等级。
4.按应急措施分类
按照事故发生后进行的应急措施将危险源分为须立即采取措施,能延迟采取措施和不须采取措施等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