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皇帝中,谁最能打
引用伟大军事家毛泽东的评价:“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他认为古代皇帝带兵打仗的冠军是李世民,亚军则是朱元璋。
在唐代,选择就更简单了,唐太宗李世民呗。
附录评价出处:
毛泽东喜读古书,对明代冯梦龙编纂的《智囊》一书爱不释手,多次阅读,并在上面圈点了不少地方。《智囊》在记述孙膑“驷马之法”处有一按语:唐太宗尝言:“‘自少经略四方,颇知用兵之要,每观敌阵,则知其强弱,常以吾弱当其强,强当其弱。彼乘吾弱,奔逐不过数百步;吾乘其弱,必出其阵后反而击之,无不溃败。’盖用孙子之术也。”
毛泽东读此按语后评点道:“所谓以弱当强,就是以少数兵力佯攻敌诸路大军。所谓以强当弱,就是集中绝对优势兵力,以五六倍于敌一路之兵力,四面包围,聚而歼之。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
毛泽东晚年还曾对身边工作人员说:“打仗要像唐太宗那样,先守不攻,让敌人进攻,不准士兵谈论进攻的事,谈论者杀。待敌人屡攻不克,兵士气愤已极,才下令反攻,一攻即胜。这样一可练兵,二可练民。”一再流露对李世民能征善战的赞赏,对李世民褒扬有加。
唐朝能够评选能打的皇帝有三个人,一个是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以及唐武宗李炎。李渊是开国皇帝当然算能打的。李炎能以武为谥号,武意为威强睿德,自然也能排进能打的行列中来。至于为什么毫不犹豫的选择唐太宗,只因为他的称呼...天可汗。中国历史上,草原的游牧民族对中原的农耕政权具有天然的降维打击,而能够被游牧民族称为天可汗,可想而知,我们的李二同志有多能打。
来说说李世民(排行老二,就称为李二同志)的超强战绩。
虎牢关之战,以3500兵力战胜10万兵马的窦建德的夏军。此战垫定了唐王朝对中原的绝对统治。
渭水之盟。颉利可汗率突厥二十万雄兵,列阵于渭水北岸,旌旗飘飘数十里。李二设疑兵计,率六骑至渭水边,指责颉利负约。颉利见唐军军容大盛,大惧,两天后签署和平协议。
贞观四年,唐将李靖大破突厥。
在李靖平定东突厥之后,李二继续用兵,先后打败了吐谷浑和高昌,自此西域诸国无一人敢对大唐有任何不敬。李二在高昌都城设下安西都护府,西域诸国每年都要到长安进贡。公元646年,唐朝军队灭亡薛延陀,同年在漠北设立安北都护府,在漠南设立单于都护府,建立了一个无比辽阔的伟大国度。
这个问题很简单,能打的都是开国的。在唐代最杰出的自然是李渊、李世民了。尤其是李世民更加突出。
李世民十七岁便率军打仗,南征北战,军功卓著。他果敢沉稳,谋略超群。攻坚克险,所向披靡,一步步奠定了大唐的根基,创造了无限辉煌,和无数传奇。
在这好多次的战争中,个人认为最出色的就是虎牢关战役。李世民以三千五百精兵,击溃敌军十万,并生擒主帅窦建德。以少胜多缔造了军事史上的佳话。
公元(620)年七月,李世民奉命去攻打洛阳王世充,经过几个月的苦战,把洛阳周围全部占领,并把孤城洛阳包围的水泄不通。王世充大急,便派使者三番五次向窦建德求救。一开始窦建德不予理睬,他手下一位谋士说:“如果我们不去救王世充,等李唐把他平灭了,下一步就该收拾我们了。不如我们现在先发制人,把李世民打败,能得手的话再把王世充吃掉岂不一举两得!"
窦建德一听言之有理,便拍板决定发兵救王。遂统军十万,浩浩荡荡杀奔过来,于是虎牢关之战便拉开了帷幕。
再说李世民这边,也接到窦建德的使者送来的信。信中很客气的劝李世民撤军,把地盘送还给王世充,省的刀兵相见…等等
当天李世民招开军事会议,求众人献计献策。大多数将官请求李世民撤军,认为这样腹背受敌有全军覆没之险,
自然是唐太宗。盛唐时期,堪称当时世界第一。但这天下第一,绝非用嘴巴喊出来的,而是要强大的军事实力作为后盾。当然,这一切都发生在安史之乱以前。当时唐朝名将辈出,打星如云,李靖、李绩、郑仁泰、薛仁贵、苏定方等一系列将星光耀千古,北灭突厥,东平高丽,西拒吐蕃,南震百夷,在中亚与阿拉伯帝国会战于怛罗斯,高仙芝以两万唐军PK对方15万军队,丝毫不落下风。
搜狐网
晴 / 30°
广告
唐朝皇帝中,综合能力很强的,有5个,他们是谁
溪说笔谈
文化领域优质创作者2019-02-22
订阅
在古代,唐朝是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发达的朝代,而要想拥有如此成就,显然跟当朝皇帝有关。细数唐朝众多皇帝中,笔者认为,综合能力很强的,有5个,他们都有谁呢?接下来我们简单聊下。
按照唐朝皇帝的顺序来讲述吧。
首先第一个是开国皇帝李渊。李渊出身于北周的一个贵族家庭,他51岁当皇帝,在位9年,随后被儿子李世民要求禅位。
你觉得历史上有哪些名将能打败铁木真时代的蒙古骑兵
谢邀。成吉思汗的蒙古铁骑虽然号称横扫世界,蒙古帝国的疆域从多瑙河到南海畔,但是并不是说就没有人可以击败他们。虽不能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但是中国历史上的名将里面,能击败他们的也不乏其人。
比如明朝的徐达和于谦,一个直接在铁木真去世百余年后将蒙古铁骑彻底赶回高原老家,另一个在蒙古部落重新打起精神、打算对中原重新发动进攻的时候将其死死扼住,使得大明的国祚延续了接近三百年。
又比如西汉的卫大将军和霍嫖姚,舅甥联手将匈奴打的漠南无王庭。霍去病更是豪迈地说道:“匈奴不除,何以为家?”有这样死磕的名将,即使是成吉思汗和冒顿单于再世,也得掂量掂量。
再说南梁名将陈庆之,以七千白袍军创造百日内连克32城、连胜47战的军事奇迹。作为抗击鲜卑人的军事奇才,陈庆之在面对蒙古铁骑的时候,未必就没有法子。
更遑论唐帝国的开国名将们——李靖、徐世绩、秦琼、程知节、尉迟恭、苏定方、刘仁轨等人,个个都是带着三千人就敢打几万突厥人的主儿,有这些不世出的名将,胡虏又能何为?!
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铁木真及他的蒙古铁骑能横行天下,耀武扬威尽管有他的优势,但是放眼历史长河,能击败铁木真的名将还是有很多。我认为岳飞、李靖、陈庆之、冉闵、霍去病、蒙恬、李牧都可以击败铁木真大汗。
铁木真时代四海英雄豪杰皆没落,寂寞孤独的铁木真成唯一一个名将,他一生求败不可得。郭靖跟他提起南宋名将岳飞的事迹后,他感叹恨不能跟岳飞同时代而生,这样他就可以跟岳飞一决高下了。岳飞作为一代名将,能带步兵击败鼎盛时期的金国铁浮屠骑兵,自然也能打败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
唐朝名将李靖曾率领大唐铁骑攻灭草原霸主突厥。突厥也是一个游牧民族,战斗力也十分强悍,是隋唐两朝的强劲对手。李靖领兵深入大漠,胖揍突厥,使得突厥灭国,尽管后来又复国了,但这能充分说明李靖的赫赫战功。
白袍将军陈庆之有七千死士,北伐魏国,取得辉煌战绩,七千死士能击溃数十万魏军的确是一个神话般的存在。冉闵则用乞活军击败羯族,又力抗慕容鲜卑,是五胡乱华时期汉人的唯一血性展现,数百万胡人死于冉闵之手。冉闵战死前一人独杀数百鲜卑骑兵,其战斗力直逼当年的西楚霸王项羽!
霍去病千里不留行,万里击杀匈奴,最终封狼居胥,他的光辉岁月不用我细说。蒙恬北击匈奴,一战击退匈奴七百余里,士不敢弯弓抱怨,民不敢南下牧马!李牧更是匈奴人的克星,一战斩杀十万匈奴骑士,他守卫赵国边境,匈奴不敢前来骚扰!
铁木真生不逢时,没有遇到华夏强悍的时代,而是遇到任人宰割的南宋王朝,所以他功成名就。蒙古铁骑兴起的时代,南宋孱弱不堪,欧洲还处在黑暗中世纪,因此他没有遇到强劲对手,成就了赫赫威名!
就喜欢这种关公战秦琼的话题。
我认为不需要历史上的名将,只需要在今天出一位普通人,就可以吊打铁木真时代的蒙古骑兵!
说起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武器装备和战术的变化。3000年前的周军只要能排成整齐的方阵就可以吊打牧野的70万商军。2000年前的秦军,却能打败精心选拔和训练的魏武卒方阵。1000年前的唐军虽然无敌,遇到火炮之时也肯定会作鸟兽散!近代的排枪战术看着傻,却不知可以硬怼一切冲上来的敌人,不管是步兵还是骑兵!
所以,现代军队能够轻易打败所有古代军队,包括铁木真时代的蒙古骑兵!
由于有先进的战场指挥系统的存在,只需要普通人就可以轻易打败铁木真。而且打败他就像玩游戏一样简单粗暴。所需要的军队只不过一个师而已!
首先,我们把战场放在一望无际的蒙古大草原。这里地面平坦,视野开阔,是大战的理想战场!
其次,我方为一个机械化步兵师1万多人,铁木真方面为30万一人多马的骑兵!
铁木真创造了十三世纪世界战争使上一个伟大奇迹,他和子孙们用了不到二十万兵力打败了四十多个国家,征服了七百二十多个民族,建立起疆域辽阔的蒙古帝国。能取得这样成绩主要是当时世界上没有太强大的对手,世无英雄而成就其赫赫威名。另一方面,铁木真不仅仅是个只会"弯弓射大雕的草莽英雄。他的军事思想也非常先进,知已知彼谋定而后动,主功进攻,分进合击,战略迂回打歼灭战。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核心是讲究谋略,出奇制胜。所以在谋战派方面讲究战略战术上中原军事家的谋略永远是祖师爷级别的。现可探讨一下和草原民族打过仗的军事家的战略战术。一,蒙恬,公元前215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蒙恬率三十万秦军反击匈奴,仅半年时间就打败了匈奴,胡人不敢南下牧马北却千余里。蒙恬打仗靠秦弩远程大规模射杀,和义渠骑兵强大攻击力。二,战国时期赵国李牧,李牧示敌以弱麻痹敌人,然后出其不意攻之不备在半夜突袭匈奴大营一战而胜敌,谋定而动。三,霍去病。汉飘骑将军霍去病善长闪电战,长途奔袭,千里迂回聚而歼之饮马翰海,封狼居胥开创大规模骑兵作战先河。四,东汉,窦宪打败北匈奴破使北匈奴离开世代生存的家园迁居中亚远遁欧洲。勒石燕然,功勋可比霍去病。五,北魏武帝拓跋涛率一数十万骑兵,十五万量战车,在东西数千里战线上分进合击,千里跃进战略包围北伐柔然,柔然人远遁大漠以北。六,唐李靖,630年李婧率兵北征东突厥颉利可汗,在阴山大败东突厥,派苏定方率二百精锐骑兵在清晨趁大雾出其不意攻破颉利大营。七,孟珙,南宋防御战大师,他活着的时候防御体系固若金汤。八,徐达,常遇春率明军数次北伐北元残余军队。九,兰玉,兰玉率十五万明军长途奔袭闪电战在捕鱼儿海打垮北元残余军队。十,朱棣,明成祖朱棣五次北伐蒙古打的北元无还手之力。十一,康熙皇帝在乌兰布通和昭莫多战役,用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轰击敌营,葛尔丹军溃逃骑兵掩杀大败敌军。所以,中国古代名将能战胜铁木真蒙古骑兵的帅才不胜枚举,铁木真只不过是在幸运的年代,没有碰到对手而矣,世无英雄而成其一世英名。
蒙古骑兵绝不是天下无敌的,在蒙古人征战亚欧的路途上,还是有许多人击败过蒙古军的
蒙古帝国的崛起有两个非常重要的原因,第一是蒙古军本身爆表的战斗力,蒙古军队拥有着极为严明的纪律性,这是其致胜的主要因素。
大家不要轻视“纪律性”的重要性,这是近代化军队的一个重要标志。明代晚期明军就是因为军纪不严,做不到令行禁止,才屡次在八旗的冲锋下崩盘的。
而与明军处于同时代的西班牙人,却正是凭借着优良的军纪,同样是用步兵击败了叱咤北非的阿拉伯骑兵。
相比于17世纪的西班牙军队,早在13世纪的蒙古军队军纪就已是与近代化军队无异了。
当时蒙古人战斗素养特别高,即便是面临着全军覆没,只要主帅不下令撤退,蒙古骑兵就会依然冒死冲模。
(著名的西班牙大方阵,这个方阵看似简单,但需要参战军人极高的战斗素养和钢铁般地纪律)除此以外,蒙古人当年使用的侧面包抄战术给同时期的其他民族好好的上了一课。这个战术现在看是平淡无奇,而在当年却是屡试不爽,打得欧洲国家哭爹喊娘。
除了自身强大以外,蒙古人称霸天下的第二个原因则是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
非常幸运的是,在铁木真出现的时候,亚欧大陆上几乎没有一个像样的帝国。
此时,东亚的大金国已是迟暮之年,女真贵族统治腐败,昏君辈出,昏招迭出。如果金朝末年能出现个哪怕凑合点的君主,以金国的实力抗住蒙古也是完全没问题。
铁木真极其后代能称霸亚欧大陆,实际上不是实力强大,而是上天给了他一个好机会,他的对手都太弱,所以是他捡了个大便宜。同时代的欧洲,新航线还没有开辟,而中原又遇到宋和金这样的废物,如果铁木真把握不住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能说他是废物中的废物。所以历史上能击败铁木真的人物很多,汉朝卫青霍去病,唐朝李靖薛仁贵,都是牛人。
寇可往,为亦复可往,寇可为,我亦复可为能够熟练运用的卫青,霍去病,苏定方,李靖,岳飞,明在蓝玉,沐英率领下的江淮铁骑都可打败蒙古铁骑的。必竟蒙古铁骑论人数是少于以上几为军神所处年代的。当然还有戚继光,不光戚将军率兵打仗不拘一格,训练的军队超群,还善于和岳飞一样注重武器装备的提升。这样的人材很多的,主要看用人制度,能不能生当其时,比如陈庆之就很牛的,有百万鲜卑躲白袍一说的。
温州三日游有哪些值得推荐地方
谢邀
三天的话其实时间还算比较紧凑,如果时间充足的话,建议还是多停留几天,慢慢体验温州的风土人情,毕竟温州属于改革开放第一批的城市之一,历史悠久,值得慢慢品味,下面简单说下三天的行程安排。
第一天:雁荡山景区,雁荡山属于中国十大名山之一,因“山顶有湖,芦苇丛生,秋雁宿之”而得名,是温州旅游最炙手可热的名片。·这里主要指北雁荡山,分为净名、灵峰、雁湖等,其中大龙湫、灵峰夜景和灵岩飞渡这三绝不能错过,建议雁荡山停留一天时间。
第二天:楠溪江风景名胜区,·被誉为“中国山水画摇篮”,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区当中唯一以田园山水风光见长的景区。·以“水秀、岩奇、瀑多、村古、滩林美”的独有特色而闻名遐迩,内部共有七大景区总计有800多处景点。·至今遗存着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唐宋元明清时的古塔、桥梁、路亭、牌楼和古战场等。·还保存着以“七星八斗”和“文房四宝”以及风水构思而建筑的古村落,和大批完整的百家姓宗谱等。山好水好,租一竹排,在河流上静静飘荡,享受惬意时光。
第三天:江心屿,位于温州市区北面瓯江中游,呈东西长、南北狭的形状,属于中国四大名屿。该屿风景秀丽,东西双塔凌空,映衬江心寺,历来被称为“瓯江蓬莱”。历代著名诗人谢灵运、孟浩然、韩愈、陆游、文天祥等都曾相继留迹江心屿。 在经过前两天巨大的体力消耗之后,第三天安排在市区恢复体力,体验市区风情。
以上就是温州三日游的具体安排,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对你有所帮助。
秦王李世民的军师是谁
李世民年轻便展现了极高的军事天赋,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后期的在对外战争上,李世民做为帝王遥控全局,唐朝军队将东西突厥、吐谷浑、高昌、安西四镇、漠北薛延陀等全被消灭。
能取得如此成绩,并非是李世民一个人的功劳,在他的身后有一批文臣谋士,其中房谋杜断最为有名。
房玄龄(579年—648年8月18日),十八岁,举进士出身,授羽骑尉、隰城县尉。晋阳起兵后,投靠秦王李世民后,积极出谋划策,典管书记,选拔人才,成为秦王府得力谋士之一。
杜如晦(585年—630年),晋阳起兵后,成为秦王李世民幕府谋臣。跟随李世民平定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叛乱,积极运筹帷幄,为时人所敬服。文学馆建立后,以为从事中郎,为秦王府十八学士之首。玄武门之变时,联合房玄龄参与策划,同居首功。
房玄龄善于谋划,杜如晦处事果断,并称“房谋杜断。杜如晦与房玄龄经常跟随李世民征伐,出谋划策,运筹帷幄。军队里的事务很多,杜如晦拿到手上,即刻分析决断,非常迅速。
刘备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亮,朱元璋有远超三分天下、并终究一统江山的刘伯温,唯独李世民像是在单打独斗。其实这是一错觉,因为李世也有徐茂公为其献计献策。
的确,在唐朝的统一战争中,相比较太子李建成、齐王李元吉而言,无疑秦王李世民的功劳最大,但如果没有徐茂公的全心全意的辅佐,李世民的功成名就之路,绝不会那么的顺风顺水。不过,李世民深谙驭人之术,又具领导才能,所以一个劲的往往自己脸上贴金,别人也看不到异样之处。这样一来,尽管徐茂公很有本事,但好像不怎么出彩,原因就在于此。
徐茂公,又称徐懋公、徐世勣、李世勣、李勣,从名字的变化上足可看出他一生的复杂经历。徐茂公早年与单雄信、秦琼、程咬金等人交情甚好,因此也有贾柳楼四十友结拜一说。时逢隋末天下大乱,后来兄弟几人就一起上了瓦岗寨,特别是在徐茂公的建言献策之下,使得翟让在瓦岗寨站稳了山头。并由最初只有上千人的鸡鸣狗盗、打家劫舍的一帮乌合之众,发展成为一股声势浩大的反隋力量。
不久,因参与杨玄感造反失败而走投无路的李密也来到了瓦岗寨,翟让主动让贤。李密采用徐茂公的诱敌深入之计,在荥阳东北的大海寺全歼农民军的克星、隋将张须陀。后来李密又在徐茂公的谋划之下先是战败王世充,后又攻取洛口仓,并利用占居粮食的优势,速迅将兵士扩大到20余万之众。不过,最终李密因决策失误,先是大战宇文化及率领的骁果军,致使实力被严重削弱,后又被王世充趁势击溃,上演了一个真实的鹬蚌相争渔人得利的悲剧。
瓦岗寨陷落后,徐茂公正式加入李唐阵营,从此追随李世民,平王世充、灭窦建德、击宋金刚、败刘黑闼、驱逐突厥人。由于功勋卓著,唐高祖李渊特赐徐茂公“李”姓,因此徐茂公改名李世勣。李世民即位后,又改名李勣,名列大唐凌烟阁第二十三位。
徐茂公一生辅佐李渊、李世民、李治等三代帝王,不仅在武德年间立下赫赫战功,而且在贞观年间先后灭薛延陀,随李靖灭东突厥,随李世民出征高句丽等,建功无数。高宗李治在位期间,徐茂公再征高句丽,并最终灭掉高句丽,完成了李世民未了之心愿。因此,徐茂公也有大唐第一军师之称。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