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和古校长的最新电影《扫毒2》怎么样?好看吗?你会去电影院观看吗
《扫毒2》目前已经破十亿了,这个票房成绩已经是足够耀眼了,能够在同一时间力压好莱坞的大片,其实已经是很成功了。
但是大家发现票房是不断的升高,可是豆瓣评分却是一点点的下降,都快要跌破及格线了,有人说这是港片没落了,已经没有当年的那样增长势头了,可是我却觉得并不是港片没落了。
其实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是一个高峰期,那个时候出现了很多的优秀电影,其实你回过头来想,很大的原因是那个时候的市场份额很大,有太多的空缺,加上有很多新题材,所以才造就了那个时候的辉煌。
相反现在新的题材已经很少了,市场也接近饱和,观众的审美也提高了很多,一个人一种口味,已经不是过去那个时代可以比较的了。
我觉得《扫毒2》没有《扫毒1》那么给人一种惊艳的感觉,但是也是很不错的,一部电影不可能被每个人喜欢,有些人可能是对某个演员或者剧情期待太高了,看完影片才会觉得有点失望。
我相信中国的电影会越来越好的。
《扫毒2》是最近票房热播剧,剧组也是卖力宣传,市场逐渐呈现叫坐不叫好的趋势,从营销角度看,《扫毒2》可谓是非常成功,无论从预告片效果,还是互联网宣传,再到线下宣传,尽善尽美。从档期来看,《扫毒2》可以说赶上了商业票房空档期,得意脱引而出。票房突破十亿已经不成问题。从整体看,电影不能说不好,但是整体影片看下来,我有几个地方需要和大家分享: 第一,影片的名字叫天地对决,我们可以明白这是港片一贯的双主角故事,我们之前看过很多双主角故事的港片,比如之前上映的《无双》。从天地对决字面上来说,双主角应该是各有千秋,个有性格。但从个人的观影感受来说,整个片子并非从两大主角出发展开的对决剧情,片子的主线相对混乱,看完片子你会感觉和片名不服,也可以说算是跑题,这有可能是后期制作的问题,也有可能是导演对人设的模糊。再说刘德华和古天乐的角色。首先刘德华的角色亦正亦邪,对这个角色的刻画左右摇摆,并不清晰。反而古天乐的角色定位相对完整。
上周末看的。故事脉络很简单明确,场景打斗不错的。地铁飙车是个亮点,比较新奇。达不到《无双》那种水平,周末看剧消遣一下还是可以的。如果说无双10分,我给扫毒2打6~7分吧,还行。
80后的朋友还记得观看第一部电影是什么片名吗?感受如何
80后的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小兵张嘎肯定包含有,小时候都是坐着板凳在操场上看着像拉布的银幕看的。
再长大点,学校包场看电影(大家口中的强制交钱),什么三大战役啊,反正是那种XXX不怕死、向我开炮的伟光正电影,地点也不是操场了,转到了大礼堂。
以上两类80后或多或少都经历过,也算是童年的一种时代经历,这其中也有录像带带给我的欢乐。
但要论第一次去电影院看的商业片,我记得很清楚-周星驰的《情圣》。
小时候在乡下看过《情圣》的录像带,有次,跟亲戚去县城,这个亲戚家里在县城有房子,中午带我逛街的时候就随意的跟我说晚上带我去看电影,我满口答应,心想终于可以见识县城的电影院了。
晚上吃过晚饭,他问我要不我们不去看电影了吧。我哦了一声,可能他看到我全是失望,又问我一句“你有没有在县城看过电影”,我答没有,他表现得很惊讶,然后就毅然带我去了。
说是县城电影院,其实也是大礼堂而已,不同的是比我们乡下的大点、音响大声点。买票的时候一看是《情圣》,尽管自己看过,但耐不住想在县城电影院看电影的好奇,尽管对情节都知道,仍然看的津津有味。
长大后,电影院水准已经不可同日而言、离电影院也“更近”了,却很难找到那种发自内心渴望去电影院看的冲动,反而喜欢一个人宅在家里慢慢品味和欣赏影片,可能这也叫孤单吧。
我记得我看的第一部电影是学校组织的,那时我读小学二年级,但我还很清楚的记得看的是<世上只有妈妈好>。当时还因为不会找座位,硬是跟一位其他学校的老师挤着一个位子看完了这部电影。当时还真没多大的感触,只是好想自己的妈妈立刻出现在面前,小心脏扑通扑通直跳,生怕回到家里找不到妈妈了。
如今能够体会。不论贫穷还是富贵妈妈都会对我们不离不弃,有妈妈才有一个温暖的家,妈妈就是我们的天。
必须是电视剧《圈套》,情节脑洞大开,电视剧的题材也是以前没有过的。金童玉女阿部宽和仲间由纪惠最后也不知道怎么了,是一大遗憾。
后来,追了很多年的电视剧和电影版,《圈套》也迎来了真正的大结局。
在预告片里就有过介绍,将揭秘山田奈绪子的离奇身世和她父亲离奇死亡的原因还有她母亲是什么身份,她父亲说的真正超能力的人是谁。但正片里并没有透露任何信息。这让人怀疑,因为之前几部电影版里都说是大结局了,但之后还是推出了下部。这让人怀疑还是老把戏。
吐槽二,上田次郎和山田的恋情还是迷迷糊糊的搞不清。这个下面再说。
说下这部电影的绝妙之处,大家都在问,山田到底死了没。上田在最后看到的山田到底是不是幻觉。我的理解是:电影一开头在山田表演逃脱术的时候就已经暗示了,在上面爆炸的时候山田掉了下去因而保住了性命,这其实和结尾那一幕是相呼应的。结尾山田在点燃可燃气体爆炸的一刹那也掉了下去。而之后假发警官接到电话说国外一处村庄发现了一个失忆了的日本女子。在警官偷懒不想去的时候被一个小女孩硬逼着去了。这更加的夯实了山田没死的线索。
在最后山田与上田见面了,和他们第一次见面的情景一样,这证明了山田只是失忆了。这不由得可怜了上田了,刚建立起的感情又得从头再来。电影从这里就结束了,他们的感情还是模模糊糊。
这部电影又可能是真的大结局。以前历代人物都悉数登场。连第一部的警察的小跟班黄毛也搭上了末班车,在结尾亮了一下像。可以说是小团圆。唯一缺席的是第二部的小跟班,那个自大的,老是说自己是东大毕业的。
除了这些精品巧妙的桥段外,还是《圈套》系列一贯的俗套而又吸引人的叙述方法。我个人还是不希望大结局。
我记得我看的第一部电影就是上小学时学校组织看的张艺谋导演的电影《一个都不能少》电影讲述了一位代课老师努力维护好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校读书,从头到尾都在坚守着一名老师应尽的责任,做到学生一个都不能少!特别感人!
作为一部上世纪80年代末的台湾电影,《妈妈再爱我一次》中关乎母爱的情愫,即便在今日看来依旧催人泪目,电影在情感的酝酿上,虽然不乏戏剧化的张力,却并没有多少刻意的煽情之笔,但导演陈朱煌对亲情尤为细腻的营造,反而使电影中的母子羁绊显得如此的真挚纯朴,那万不得已的母子分离,那爱战胜一切的呼唤,一曲《世上只有妈妈好》更成为了无以复刻的金曲。
印象中第一次在电影院中看的电影是《唐伯虎点秋香》(周星驰版)。
当时应该还上小学,年龄很小,很懵懂,但是多年后仍然对这个电影印象深刻。
唐伯虎才艺高绝,幽默风趣。为了追求心灵爱侣,化身小厮混入华府,开始追妻之旅。
整部影片笑点十足。四大才子出游/华府对对子/华府谎报身份时的戏份 都是经典的名场面。
华府里的每一个人也都全是笑点。火辣露骨的石榴姐,有勇无谋的莽夫,智障的两位少爷,刁钻古怪的华夫人。
台词更是印象深刻:
“禀夫人,小人本住在苏州的 城边,家中有屋又有田,生活乐无边,谁知那唐伯虎,他蛮横不留情,勾结官府目无天,占我大屋夺我田”
“严格地说,我也是贼,不过不是淫贼,你可以把我当作一个偷心的贼”
”秋香,你太冲动了,不过也难怪,你年纪还小,但是我喜欢”
不得不说周星驰真的把这种无厘头的搞笑发挥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