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大河流都能通航为什么黄河中下游没有通航呢
黄河虽说是我国第二长河,但水量不足,且含泥量大,至中下游后水势趋缓,形成淤积,水位较浅,入海口则是大面积滩涂,没有开发利用,疏浚也较为困难。因此,不能通行大型船只。不过,在小浪底和三门峡库区还是可以行驶船舶,但航程较短,没有经济价值。
黄河下游70年代还通航,之后公路发达了,水运没有生意,就停了,全中国除江苏外,都停了。只有苏北红红火火,凡河必有船,长江客运只剩三峡旅游。两广雨量充沛,广州到梧州、南宁、柳州,也很少有船,关键是没有生意。
呃,黄河中下游其实是通航的。中游不去说,内蒙、山西河段很多人都可以看到船。
目前黄河下游河南段航道可以分为以下几段: 豫陕交界处杨家村至三门峡大坝,主航道长124公里,属库区性航道,其中冯佐~大坝区间航道里程约45公里,非汛期最小水深1.6m以上,航宽在l00m以上,满足V级航道标准,除汛期外可季节性通航;.三门峡大坝至小浪底大坝段131公里,其中渑池坡头至小浪底大坝,长约87公里,处于水库深水区,水域宽阔,通航条件好,最小通航水深大于1.6m,满足V级航道标准;小浪底大坝至西霞院大坝16公里,满足V级航道标准;郑州黄河铁路桥至开封兰考县斜新庄。长152公里,枯水期相对稳定Ⅵ级航道标准,目前区间性通航;斜新庄到河南台前县张庄长230公里,Ⅵ级航道标准,区间季节性通航,总计中下游河南省黄河水系航道里程795公里(含支流水库航道38公里),通航里程552公里,其中五级航道通航里程132公里,六级航道通航里程382公里,七级航道38公里。目前除小浪底库区87公里航道能够进行客货运输和水库库区38公里航道能够进行客运外,其它航道有的受库区蓄水位影响只能季节性通航,有的与其它航道不联通,只能区间通航。
黄河下游开底运沙船
下游山东段的数据我没有找到,但上世纪90年代山东黄河造船厂曾经造出200吨的黄河下游专用驳船,用于黄河山东段的货运(当时山东地方船厂还搞出过小清河的专用驳船,后来小清河断航没用上,不知道近期小清河复航是否用得上)。这些资料当年的《舰船知识》、《航海》等杂志登载过。这家造船厂位于山东省齐河县,我查了一下,现在还开着。
上、仍在造船的山东齐河县黄河造船厂;中、黄河浮桥专用拖船;下、黄河挖沙船
首先澄清一个问题:历史上大多数时候,黄河中下游是完全通航的。黄河不能完全通航,是清朝晚期开始的,主要是指新中国成立之后至今这段时间。
黄河中游航运的最大自然障碍是壶口瀑布。但是,翻开黄河晋陕峡谷两岸各县县志可以发现,途径黄河三门峡的漕运从秦国就开始了,历秦、汉、魏、晋、隋、唐、宋等朝约千余年间。汉唐时期,黄河年漕运量高达400—600万石,是历史上的通航高峰。后来由于人口暴增,土地开发过度,黄河上游生态破坏加剧,土地沙化严重,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于河床,使隋唐以后,黄河三门峡漕运规模开始减小,北宋以后,经黄河三门峡漕运的规模就比以前小多了,清乾隆以后黄河中游漕运逐渐终止,只能在部分水域分段通航。
特别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根治黄河水患,多座大型水利枢纽工程横截黄河,增加了黄河通航障碍。比如1957年开工建设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由于当时各种条件的限制,工程建设没有考虑到通航问题,未预留船闸的位置。1965年实施改建工程时,大坝船闸位置被排沙洞所占据,从而使三门峡水利枢纽成为黄河中游重要的碍航闸坝。此后在黄河中游干流上建成的天桥、万家寨、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都未同时建成通航船闸。这些设施仿佛一座座栅栏将黄河航道硬生生地割裂开来。致使黄河航道日益衰落,到2000年初,分段通航里程累计仅1900余千米,不足干流河道总长的40%。
1.首先是黄河的来水量。航船需要足够的水深,水量不足,自然无法通航。由于气候变化和人为破坏生态的原因,新中国以来,黄河下游的来水量越来越少,以至从1972年开始出现断流。据统计,在1972~1996年的25年间,有19年出现河干断流,平均4年3次断流。1987年后几乎连年断流,1997年黄河下游甚至断流达200多天。
2.航道条件差。通航,除了需要足够多的水,还需要达到航道的标准才能行船。而黄河下游水流极缓,泥沙又多,很多地段的整个河道多为滩涂,沙洲密布,串沟众多——这种河段被称作游荡性河段,河道条件复杂,很难确认哪个才是河流主干,水流宽、浅、散、乱,很难设置固定航道。
3.经济效应差。通航的目的,无论行人,还是载货,归根结底是经济效应,否则干嘛去劳心费力。但是黄河下游多为地上河,换句话说,河床比两旁地势还高,有的甚至高出十几米。这导致修造码头极其困难,且下游没有支流汇入,也就意味着没有分航道。
黄河中上游都是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河流径流量小,到洛阳以下就成了地上河,没有支流汇入,郑州,开封,安阳鹤壁分别属于淮河水系和海河水系,历史上的黄河是可以通航的,包括其支流渭河,历史记载中原的粮食可以通过黄河再入渭河可以到咸阳,现在因过度开发,水土流失,环境恶化等原因造成不能通航!
黄河中下游之所以没有通航能力,主要有两方面原因,第一是河道水量明显不足,第二是地上河存在无法通过河道四通八达。另外黄河称为大河更多是因为长度长,而不是水量大。
首先是中下游水量不足,本身黄河流域的降雨量就比较低,远不及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甚至比不了我国东北的河流。中上游有限的支流,大多位于甘肃、宁夏、山西、陕西这类缺水省份,支流经常随季节而出现干涸。加之黄河在河南境内修建了水利工程,只要不开闸放水,下游河道也经常见底,这样的情况别说大型运输,小型渔船都无法航行。
另外就是黄河地上河因素,传统的航运河道基本是四通八达,甚至人工修建的运河也是依托天然河道落差,而地上河的存在,不但不能通过支流进入,甚至进到干流河道都需要机械操作。航运河道本就为了货物运输,如果岸堤高于水平线,货物装卸都有困难,所以黄河只要还存在地上河,就无法通航。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黄河年径流量太少,黄河与长江虽然并称我国两大长河,但长江的水量是黄河的17倍,且黄河中上游落差极大,只有下游不足800公里相对平缓。如果黄河适合通航的河道距离,也像长江那样将近3000公里,可能还有治理的措施出台,而放到当前只能是保持现状,没有清淤改造的必要。
欢迎点击关注,留言一起探讨。
齐河御捷玛公司待遇怎么样
齐河御捷玛公司待遇还不错,工资5000-8000元,有员工福利,五险一金。
公司主要从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制造、销售;汽车零部件研发、制造、销售;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